政策倡議平台

救援柯文哲是我們的當務之急,但建設更好的台灣是我們的長遠目標。

這個平台不僅關注柯文哲個案的司法正義,更致力於集結民間智慧,為台灣的未來提供建設性方案。

在這裡,你可以分享你的救國政策建議,與其他關心台灣未來的公民一起思考、討論、凝聚共識。

「真正的民主,不只是定期投票,更是持續參與公共事務、貢獻民間智慧的過程。」

台灣未來願景

司法改革政策

柯文哲案揭露的司法亂象,正是改革的契機。以下是民間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

羈押制度改革

問題描述

現行羈押制度被濫用為政治工具,長期羈押未定罪被告侵害人權,且缺乏有效監督機制。

政策建議

  1. 修改《刑事訴訟法》,明確提高羈押門檻,要求檢方提供確切證據
  2. 設立獨立第三方審查委員會,定期審查長期羈押案件
  3. 對於無罪判決的被告,應給予羈押期間的賠償
  4. 建立羈押責任追究制度,對於濫用羈押的檢察官追究行政責任
  5. 羈押期限應與可能刑期掛鉤,避免輕罪長期羈押

預期效果

有效防止羈押濫用,保障人權,同時維護司法威信與公正。

872 人支持

檢察官監督機制

問題描述

檢察官權力過大且缺乏有效監督,可能導致選擇性執法、違法偵訊等問題。

政策建議

  1. 設立獨立的檢察官監察委員會,由法界、學界和民間代表組成
  2. 強制偵訊全程錄音錄影,無例外
  3. 建立檢察官績效評估系統,包含誤判率、起訴成功率等指標
  4. 對明顯不當起訴或違法偵查的檢察官,建立懲處機制
  5. 提高檢察官任用門檻,強化法學倫理訓練

預期效果

促進檢察系統的自我約束,減少不當起訴,提高司法公正性與效率。

936 人支持

司法獨立保障機制

問題描述

司法系統易受政治力量干預,法官獨立審判受到威脅,影響司法公正。

政策建議

  1. 修改法官遴選與考核制度,減少行政部門影響
  2. 建立政治案件的特別審理程序,確保程序公開透明
  3. 強化法官終身職保障,降低外部壓力
  4. 設立司法獨立監測機構,定期公布評估報告
  5. 立法明確定義並禁止政治干預司法的行為

預期效果

提高司法獨立性,減少政治干預,恢復民眾對司法系統的信任。

805 人支持

人民參與司法

問題描述

司法過於專業封閉,缺乏民意參與和監督,導致與民眾期待脫節。

政策建議

  1. 擴大國民法官制度適用範圍,包括政治案件和重大公共利益案件
  2. 建立司法決定公民審查機制,定期由公民代表審查爭議判決
  3. 引入友善法庭概念,簡化法律語言,提高程序透明度
  4. 加強法律教育,提高公民參與司法的能力
  5. 建立線上司法評價系統,讓民眾對法院服務提供反饋

預期效果

增加司法透明度,縮小法律與民意間的鴻溝,提高司法決定的公信力。

763 人支持

證據開示制度改革

問題描述

檢方握有證據優勢,被告難以獲取完整證據,不利辯護權行使。

政策建議

  1. 強制檢方開示所有證據,包括對被告有利證據
  2. 對隱匿對被告有利證據的檢察官追究責任
  3. 建立證據開示監督機制,確保實行
682 人支持

司法透明化

問題描述

司法程序過程不夠透明,公眾難以監督,容易藏污納垢。

政策建議

  1. 擴大法庭直播範圍,特別是公眾關注案件
  2. 建立司法資訊公開平台,提供案件進度查詢
  3. 判決書必須詳細說明判決理由與證據評價
721 人支持

政治制度改革

健全的政治制度是避免司法政治化的根本保障,以下是民間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

權力制衡機制加強

問題描述

台灣近年呈現權力過度集中趨勢,行政權對立法、司法的影響過大。

政策建議

  1. 強化立法院調查權,建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制度
  2. 改革糾察權行使方式,降低門檻
  3. 修改法官、檢察官任命程序,增加立法院參與
  4. 建立行政權濫用監測與預警機制
  5. 增強監察院獨立性與調查權限

預期效果

恢復權力分立的原則,避免任一權力過度擴張,維護民主健康發展。

843 人支持

選舉制度優化

問題描述

現行選舉制度不利小黨發展,容易形成兩大黨惡鬥局面,缺乏多元聲音。

政策建議

  1. 降低政黨門檻,促進多元政治參與
  2. 推動混合選舉制度,平衡區域代表性與政黨比例
  3. 改革政治獻金制度,降低金錢政治影響
  4. 建立候選人政見履行追蹤機制
  5. 擴大公民參與提名程序的權利

預期效果

提高政治系統的多元性與包容性,降低金錢政治影響,促進良性政黨競爭。

798 人支持

公民參政權強化

問題描述

公民參與政治的管道有限,多數重要決策缺乏充分的公民參與。

政策建議

  1. 降低公投和罷免門檻,增加直接民主工具的可行性
  2. 建立常態化的公民審議制度,處理重大政策議題
  3. 推動社區層級的參與式預算
  4. 建立重大政策線上諮詢平台
  5. 授權公民團體監督政府政策執行

預期效果

激活公民政治參與,補充代議民主不足,增強政策的正當性與執行效果。

856 人支持

媒體環境改善

問題描述

媒體生態惡化,假新聞盛行,政治力介入媒體運作,影響民眾獲取真實資訊的權利。

政策建議

  1. 建立媒體所有權透明制度,防止政商控制
  2. 強化公共媒體獨立性,增加預算支持
  3. 建立假新聞快速查核與糾正機制
  4.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提高公民批判能力
  5. 支持獨立調查報導與小型媒體發展

預期效果

改善資訊環境,促進多元聲音呈現,保護民眾獲取真實資訊的權利。

892 人支持

AI監督政府的未來展望

科技可以成為監督政府的強大工具,以下是運用AI技術增加司法與政府透明度的創新方案:

實時追蹤公共支出

開發AI系統自動監測政府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支出模式,預防貪污浪費。

預算執行異常預警
公開透明的資金流向
自動比對市場價格

司法判決一致性分析

AI系統分析所有判決結果,識別不一致情況,揭示可能的選擇性執法或司法偏見。

判決結果差異比較
法官判決偏好分析
案件類型公正度評估

法案與承諾追蹤

AI系統追蹤政府承諾與實際執行的差距,分析法案內容與選前承諾的一致性。

政策承諾實現率
法案與民意契合度
政策執行效果評估

公民匿名舉報系統

基於區塊鏈的舉報系統,保護檢舉人身份安全,同時確保舉報內容的真實性。

匿名身份保護
證據加密儲存
自動證據審核

這些不是未來的科幻,而是現在可以開始建構的系統。

透過科技賦權於民,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透明、更負責任的政府,真正實現「民主監督」的理想。

公民政策提案區

你有救國良策嗎?在這裡分享你的想法,讓更多人看見、討論、完善。優質的政策提案將被整理、推廣,為台灣的未來貢獻力量。

提交你的政策建議

願景宣言

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個案的正義,更是一個法治健全、民主多元、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台灣。

讓我們從救援柯文哲開始,凝聚公民力量,共同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因為我們相信:民意的力量能夠救出無罪之人,也能夠救國。

請私下分享本站就好,但拜託不要提前給記者曝光這個網站。在我們沒有足夠多成員、斷點、盟友之前,萬一民進黨發現這裡的存在,我大概會突然消失。